您好,欢迎访问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15639038682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郑州众安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长椿路6号西美大厦B座22层
邮箱:zhongan_eco@163.com

咨询热线15639038682

破碎分选资源化技术和政策双驱动 助力餐厨垃圾资源化

发布时间:2025-07-11 17:03:38人气:

    在追求循环经济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宏大进程中,城市餐厨垃圾的高效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无疑是最为核心且关键的议题。然而,当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现状:处理缺口与污染隐患并存

我国餐厨垃圾年产生量正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据统计,全国餐厨垃圾年产生量已突破 1.2 亿吨大关。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集中处理能力仅为 7000 万吨/年,缺口高达 41.6%。这种处理能力与实际产生量之间的严重失衡,在不同区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处理设施覆盖率虽超 80%,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餐厨垃圾仍大多以填埋方式处理,资源化利用率不足 20%。

餐厨垃圾自身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变质、产生恶臭等特性,若不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严重污染。它不仅会滋生大量细菌、传播疾病,还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顽疾”。

痛点:产业链各环节难题待解

餐厨垃圾处理产业链涵盖“收集 - 运输 - 处理 - 资源化利用”四大关键环节,然而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收集环节,“分类不彻底、混装运输”的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地区由于缺乏统一的收集标准与规范,导致餐厨垃圾与其他生活垃圾混为一谈,这无疑给后续的处理工作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运输环节则面临着“运力不足、运输成本高”的双重挑战。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运输效率低下直接影响着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效果,成为制约餐厨垃圾处理的一大瓶颈。
处理环节虽有技术支撑,但企业间的技术差异较大。部分中小企业因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导致处理效果参差不齐。
资源化利用环节则因产品附加值低、市场认可度不高,使得产业链末端的经济效益难以显现,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破局:技术、政策双轮驱动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我国餐厨垃圾处理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技术层面,当前已形成“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传统物理处理如破碎、分选、脱水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坚实的预处理基础;生物处理凭借其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有机肥料等资源的独特优势,成为行业主流;化学处理则为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开辟了技术路径。近年来,随着微生物技术、酶工程的不断进步,生物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厌氧消化的产气率与有机物降解率显著提高,好氧堆肥的周期进一步缩短,技术的环保性与经济性逐步达到平衡。

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jpg

以餐厨废弃物料处理流程为例,物料首先由收运车导入接收料斗,经双螺旋输送至除杂机,再通过破碎机将物料处理到较小尺寸,然后使用螺旋压缩机进行脱水处理,最后经三相分离机实现固相、油、水分离。这一系列精细的步骤为后续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多重资源化途径包括提油、发酵、养黑水虻等,充分挖掘了餐厨垃圾的潜在价值。

厨余垃圾处理系统案例图.jpg

政策层面同样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了餐厨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与监管要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地方政府则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投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例如,部分城市对采用资源化处理技术的企业给予运营补贴,对生物柴油、有机肥料等产品实行税收减免,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同时,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全面实施,餐厨垃圾的“源头分类”成为硬性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需求,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

展望:迈向现代循环新征程

当前,餐厨垃圾处理产业正处于从“传统治理”向“现代循环”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下,处理方式正逐步实现“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在政策的积极引导下,产业链逐步整合,形成“收集 - 运输 - 处理 - 利用”的一体化模式;在公众意识的不断提升下,源头减量与分类投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尽管当前仍面临着处理效率、产业链协同等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政策的日益完善,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餐厨垃圾处理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重要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见证餐厨垃圾从“城市负担”到“绿色宝藏”的华丽转身!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