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央视网报道:全国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吉林省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成功产出首批产品,标志着我国规模化连续生产甲醇技术实现“零的突破”。这一项目通过创新技术将农林废弃物与风电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绿色甲醇,而生物质原料的高效预处理正是这一绿色循环的核心环节。其中,众安环保提供的生物质破碎预处理生产线,以精准破碎与智能输送技术,为项目原料转化提供了关键支持。
技术突破:秸秆到甲醇的“绿色闭环”
该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绿色甲醇25万吨,并计划下半年启动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及1万吨绿色航煤项目。其核心工艺通过收集生物质秸秆,经纯氧加压气化、风电制氢等技术,实现生物质能与风能的高效耦合。
预处理质量决定成败:生物质原料的破碎粒度、均匀性直接影响后续气化效率与甲醇产量。众安环保的破碎预处理生产线通过高强度破碎机将秸秆粉碎至指定粒径,再经智能输送系统归堆或直送气化炉,确保原料符合工艺要求,为绿色甲醇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众安环保方案:三大优势定义行业标杆
生物质原料进入气化炉前,需经过严格破碎处理。众安环保设计的预处理系统采用链板输送机或抓料机自动上料,结合模块化破碎设备,适应不同原料特性,保障连续稳定作业。其核心优势包括:
- 高效稳定: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换型,适应秸秆、木屑等多类生物质;
- 智能控制:集成传感器与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破碎粒度及输送效率,确保工艺精准可控;
- 节能环保:优化动力配置与除尘设计,降低能耗30%以上,粉尘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图来源:长三角氢能微信公众号)
产业价值:双碳目标下的经济与环保双赢
洮南项目的落地不仅验证了生物质气化制甲醇技术的可行性,更凸显了预处理环节在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众安环保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升原料利用率与生产效率,助力项目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目标的双重驱动:
- 消纳废弃物:每年可处理农林废弃物数十万吨,减少秸秆露天焚烧污染;
- 低碳减排:相比传统煤制甲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80%以上;
延伸产业链:绿色甲醇可替代化石燃料,为航空、航运等领域提供低碳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技术迭代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众安环保将持续深耕破碎预处理领域,聚焦设备智能化、工艺低碳化,为更多绿色能源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秸秆到甲醇,从废弃物到高价值产品,这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中国工业的绿色未来。